欢迎进入内蒙古特殊职业技术学校官方网站!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内蒙古特殊职业技术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

Time:2020-03-20 浏览次数:140622次 分享更多:

  一、目标要求
  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类施策。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原则,贯彻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思想。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防控到位、宣传到位,坚定信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平安校园保卫战。
  二、原则与主要措施
  (一)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原则。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统一部署,在自治区残联和自治区教育厅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具体分工和要求,协调一致,密切配合。
  2.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原则。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及时果断进行疫情处置。坚持预防为主,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暴露和感染的风险。依靠专家,共同参与,科学应对。要重视对残疾学生的帮扶工作。
  3.即时响应,分级负责原则。根据疫情的起因、规模、危害程度和事态发展,立刻启动《内蒙古特殊职业技术学校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科学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联防联控,依法处置原则。要加强与卫生、公安、应急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形成联防联控的工作格局。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有序、有力、有效处置疫情。
  5.信息共享,分工协作原则。充分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和信息网络,建立完善疫情信息反馈机制。规范强化信息反馈的时限、程序、职责、要求,及时将有关信息向主管部门、教育部门和当地疾控机构报告,确保信息畅通、快捷高效。
  (二)学校疫情防控体系
  1.成立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科室负责人为本科室防控工作的责任人。
  2.成立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办公室牵头,由各科室和校医室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组成;明确职责分工,责任到岗,任务到人,经费保障到位。建立学校、科室、班级三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
  3.明确主管部门、教育部门、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近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定点医院联系人及其联系方式,开展联防联控。
  (三)防控工作预案和制度
  制定《内蒙古特殊职业技术学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内蒙古特殊职业技术学校春季学期开学及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各科室从实战角度细化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防控工作指南,明确责任人职责。根据工作预案要求,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落实“四精准”和“六分”、“一独立”要求。全覆盖、无遗漏、精准掌握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教职员工、学生分布情况;全覆盖、无遗漏、精准掌握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教职员工、学生在校内各年级、各班级分布情况;全覆盖、无遗漏、精准掌握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每个教职员工、学生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精准安排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教职员工、学生,分年级、分班级、分省份、分期、分批有序错峰返校,保证返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都能够得到全覆盖的健康监测、健康保护。设立独立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
  (四)信息收集与监测
  1.梳理学校在开学前、开学当日、开学后需要监测、收集、报告的信息,形成对应的报告流程。
  2.实行每日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机制,发现异常情况,迅速上报。
  3.建立信息发布机制。通过校网、公众号等向全校师生发布防控信息、返校要求,确保师生了解相关防控工作安排。
  三、疫情防控措施
  疫情期间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园。校内实行网格化管理,校内人员实行分类管理。严防疫情输入校园,严防发生校园聚集性疫情。
  (一)开学前
  1.学校应在开学前收集汇总每名学生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及家庭成员等信息,逐日收集每名学生的体温情况、有无发热咳嗽等症状、主要活动区域疫情状况等信息并做好记录。学生如无可疑症状,可正常返校。有疫情高发地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学生,自离开疫情高发地区后,居家或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天。如有发热、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应报告学校或由监护人报告学校,及时就医,待痊愈后再返校。
  2.学校应全面摸排学校学生实习实训的地点、时间安排、工作生活环境、疫情防护措施等具体情况。疫情防控期间,不得安排新的实习实训;涉及车站、机场、码头、商超、酒店、展馆等人员密集、流动性强的公共场所的实习一律停止。对在校外实习实训、暂时无法撤回的师生,要服从当地疫情防控安排,协调实习单位做好安全防护,加强日常管理,严控人员外出,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和生活保障。
  3.开学前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疫情防控方案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疫情防控制度和知识技能培训。
  4.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学校官网官微等平台作用,通过微信、短信、宣传海报等形式,对师生和家长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动员其积极配合学校实施各项防控措施,提高自觉防控意识和能力,做好个人防护,减少疫情防控期间外出,规范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参加聚会和聚餐,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5.学生应学会正确佩戴口罩,注意定期更换、处理。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佩戴口罩。
  6.学生应保持手卫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避免接触公共物品和公共部位,勿用手接触口、鼻、眼等部位。当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遮挡口和鼻或用手肘衣服遮挡。
  7.学生就餐要吃熟食,不要到路边无证摊点就餐,防止暴饮暴食,注意食品保质期。可使用消毒湿巾对就餐的小桌板等进行擦拭消毒。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8.学生居家应注意加强开窗通风、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
  9.建立教职员工和学生假期行踪和健康监测机制。对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全覆盖排查,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精准掌握来自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教职员工、学生的分布情况,精准掌握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教职员工、学生在校内各年级、班级的分布情况,特别是要精准掌握每一名确诊及疑似病例教职员工、学生的康复情况,精准掌握每个教职员工、学生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一人一案”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对有疫情高发地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教职员工、学生,自离开疫情高发地区后,居家或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天,达不到疫情防控要求的人员不得上班、上学。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精准安排学生分年级、分班级、分期、分批有序返校,保证返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全覆盖的健康监测、健康保护。
  10.学校应加强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联系,取得专业技术支持,解决防控疫情所需设备设施、医务人员配备问题,做好疫情防控应对准备,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联防联控。在校医室附近设置相对独立的观察室,用以暂时留观身体不适的师生,优化工作流程,做好环境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11.加强校车和公务用车安全卫生检查。重点对车内座椅、扶手、安全带、吊环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使用化学药剂消毒后,应晾干并及时通风换气。
  12.做好食堂、饮用水的安全监管。提前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开展安全操作培训,体检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13.学校开学前应按规范配齐配足食堂、公共卫生间等区域的水龙头数量,保证满足需求;在校内各公共卫生间配备充足的洗手液或肥皂,并在醒目位置张贴“正确洗手图示”,宣传指引学生学会正确洗手方法。
  14.学校应配备足量的体温计、消毒液、口罩等防护物资。
  15.开学前一天,学校应全面检查防疫工作部署的到位情况,再次按有关操作规范对校园环境进行预防性消毒,做好开学准备。
  16.学校应加强值班值守,按要求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疫情防控信息。
  (二)开学当日
  1.教职员工、学生返校当天监测体温和健康状况,填写健康卡,不允许带病或未解除医学观察人员上班、上学。严格入校管理,建立入校体温检测制度,进入校内的所有人员,均须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入校。
  2.教职员工和学生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车或乘坐私家车上学。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须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学生返校经健康检测后无特殊情况不得外出,如外出应规范佩戴口罩。
  3.教职员工和学生在教学、办公、生活区域内应佩戴口罩,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乘坐电梯时全程佩戴口罩,排队乘坐,避免拥挤,尽量保持距离。勿用手接触口、鼻、眼等部位。接触水龙头、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键、柜台、话筒等物品后,应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消毒湿纸巾擦拭。
  4.学校应保持教学区域环境整洁,教室、宿舍、办公室、食堂、图书室等室内场所须定时通风换气(每日通风至少2次,每次30分钟以上,通风时注意保暖)。每日对电梯、楼梯扶手进行清洁、消毒。
  5.学校应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如发现可疑症状者,应及时上报,同时配合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等工作。
  6.学校不组织聚集性活动。
  (三)开学后
  1.上好开学第一课。学校要在开学后及时对所有在校生上一堂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宣讲课,重点宣传普及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同时,在校区显著位置设置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栏,提升学生和教职员工疫情防控意识。
  2.在校门以及图书室、教室、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入口处设置手持式红外额温仪,有条件的学校可在校门入口设置红外热成像仪,并对进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3.学校应密切监测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健康状态,每日两次测量体温,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填写健康卡,不允许带病或未解除医学观察人员上班、上学。做好教职员工和学生因病缺勤的追访工作。在学生中建立班级负责制,各班可安排专门学生协助班主任老师负责健康检测并及时向学校报告情况。对出现可疑症状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学校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配合做好排查和后续相关工作。在卫生部门人员开展工作之前,学校应将可疑病例隔离在观察区域,并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保持手卫生,与他人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
  4.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如果学生有恐慌等心理问题,应尽快进行心理疏导。
  5.学校应对学生宿舍实行专人负责制,保持学生公寓及公共区域清洁,定期消毒,做好记录。
  6.教职员工和学生在教学、办公、生活区域内应佩戴口罩,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乘坐电梯时全程佩戴口罩,排队乘坐,避免拥挤,尽量保持距离。勿用手接触口、鼻、眼等部位。接触水龙头、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键、柜台、话筒等物品后,应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消毒湿纸巾擦拭。
  8.师生传递纸质文件或资料前后均需洗手,传递时应佩戴口罩。接待外来人员时,双方佩戴口罩,避免握手、拥抱等肢体接触,及时洗手。
  9.加强对食堂的监控管理。食堂从业人员(食品采购、加工制作、供餐等有关人员)均应佩戴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应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除手套后及时洗手。
  10.食堂进货严格落实索证索票,不得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严禁采购食用野生动物。
  11.餐具用品须按照《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高温消毒。
  12.教职员工和学生就餐排队时应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排队时应佩戴口罩,进食前方可摘掉口罩并洗手。就餐时应使用食堂高温消毒后的餐具用品,或使用清洁消毒后的自备餐具。延长供餐时间,错峰就餐,提倡就餐人员打包分餐回办公室、宿舍等地分散就餐,避免扎堆就餐、面对面就餐,减少人员交谈,餐后及时洗手。配餐时注意荤素搭配,合理营养。
  13.学校应引导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学生应坚持做好课间操,适量活动,保持身体健康。
  14.学校应保持教学区域环境整洁,对教室、宿舍、图书馆、活动中心、食堂、办公室、洗手间、电梯等公共活动区域,应加强通风(每日通风至少2次,每次30分钟以上,通风时注意保暖)、清洁、消毒,配备洗手液、手消毒剂等。
  15.学校不组织聚集性活动,必要的小型会议应控制时间,定时开窗通风,全程佩戴口罩,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会议结束后对场地、家具进行消毒。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协同办公能力,通过线上办公系统、远程视频会议办公等方式保障校内管理和服务效率,减少人员聚集,防止交叉感染。
  16.加强校车和公务用车安全卫生检查。重点对车内座椅、扶手、安全带、吊环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使用化学药剂消毒后,应晾干并及时通风换气。
  17.学校及时核查、补充疫情防控物资,如体温计、消毒用品、洗手液或肥皂、垃圾袋等,确保疫情防控物资充足。

2020年3月5日